閱讀提示
“堅守人民情懷,強化宗旨意識,滿腔熱情為群眾辦實事、解難題?!?/p>
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、社會和諧之本。推動現代化建設成果惠民利民,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做好民生工作進行了一系列部署。
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、辦好公平優質教育、實施健康河北行動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……報告聚焦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,提出明確目標,部署扎實舉措,有溫度、有力度,描繪出一幅令人期待的美好生活新圖景。
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
民生無小事,枝葉總關情。
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,報告提出,堅持盡力而為、量力而行,強化公共服務,兜牢民生底線,實施民生工程,努力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。
民有所呼,政有所應。就業、社保、養老、住房、教育……群眾普遍關心的民生問題,在報告中一一得到回應。
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,一頭連著群眾生活,一頭連著發展大局。對此報告提出,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,全年城鎮新增就業86萬人。
多渠道,齊發力,河北今年將打出一系列穩就業的“組合拳”——健全援企穩崗擴就業政策,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行動,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,抓好零工市場建設,強化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,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。
同時,實施創業帶動就業系列計劃,今年將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4萬人次,創建省級勞務品牌30個。
省人社廳日前公布了2023年全省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安排,12項活動細化到每個月和線上線下各方面,將做到招聘日日有、活動月月新、就業服務貫穿全年。
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。今年,河北將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,兜牢底線、保障民生,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奠定堅實基礎。
報告提出,實施全民參保計劃,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和失業保險金標準,抓好國家醫療保險“繳費即參?!痹圏c。
讓老年人老有所養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樂、老有所安,事關千家萬戶。今年,河北將實施養老服務提質增能工程,加快縣鄉村養老服務網絡建設。
針對住房問題,報告提出,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。今年,河北計劃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2萬套以上,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.5萬套,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816個。
教育是民生之基,關系千萬家庭和民族未來。報告提出,辦好公平優質教育。今年,河北將新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100所、校舍面積30萬平方米,建設省域高水平高職院校30所,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。
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。今年,河北將繼續實施健康河北行動,推進疾控體系改革,加快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,壯大中醫藥產業集群。
在育幼問題上,報告提出,完善生育支持政策,創建示范性托育機構300家。
今年,河北還將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。報告提出,實施文化惠民工程,發展文化產業集群,強化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,辦好2023“一帶一路”·長城國際民間文化藝術節。開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,建設健身設施1萬處。
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,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。
今后五年,河北將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,采取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舉措,讓人民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實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續。報告提出,堅定不移推進共享發展,推動現代化建設成果惠民利民。
堅持在發展中保障改善民生,報告提出,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,多措并舉提高居民收入,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,扎實推進共同富裕。
今后五年,河北將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持續實施民生工程,切實增進民生福祉。報告在對各項工作的具體部署中,既著眼于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,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,又強調以高標準提升公共服務質量,提高人民生活品質。
在落實就業優先戰略方面,提出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,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。
健全覆蓋全民、統籌城鄉、公平統一、安全規范、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,不僅要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,還要穩步提高待遇水平。
加快建設教育強省,要在優化區域教育資源布局的同時,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。
深入推進健康河北建設,要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,完善公共衛生體系,強化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。
此外,報告還提出,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,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,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。
空氣質量所有設區市穩定退出“后十”
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,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
生態惠民、生態利民、生態為民,今年,河北將繼續把優美的生態環境作為一項基本公共服務,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。
報告提出,持之以恒推動綠色轉型。堅持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,制定美麗河北建設規劃綱要,協同推進降碳、減污、擴綠、增長。
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報告從多方面明確了更高要求、更具體的目標。
在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面,提出所有設區市穩定退出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“后十”。這是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,將退“后十”的范圍從原來的“重點城市”擴至“所有設區市”。態度更堅決,要求更嚴格,為此,報告提出實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、臭氧污染防治等行動。
改善水環境方面,報告提出實施重點河湖生態保護治理,開展城鄉黑臭水體整治行動,消除國省考Ⅴ類斷面,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80%以上。
日前印發的《關于開展幸福河湖建設的指導意見》提出,到2023年,河北各設區市和雄安新區至少建成1條(個)典型示范幸福河湖。幸福河湖建設中,將開展保護河湖水體、復蘇河湖生態等工作,實現清水常流,維護河湖健康。具體措施包括,強化水污染源頭控制、過程管控和末端治理,確保河湖水體控制斷面水質達標;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,增強水源涵養功能,統籌改善水生態水環境等。
目前,河北已全域全面啟動“無廢城市”建設,石家莊、唐山、保定、衡水和雄安新區納入全國建設名單。今年的報告又明確,加快打造“無廢城市”集群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河北將形成梯次發展的“無廢城市”集群。全省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持續提升,尾礦庫環境風險有效管控;生活源和農業源固體廢物充分資源化利用,綠色低碳“無廢”理念普遍形成;制度、技術、市場、監管體系和管理信息“一張網”基本建立,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。
在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方面,報告確定了具體目標——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,完成營造林600萬畝,壓減地下水開采量1.7億立方米,生態補水16億立方米。
對實現目標,報告也提出了相關舉措,嚴格落實河長制、湖長制、林長制,加大自然保護地監管力度,強化草原、濕地、岸線治理修復,加強白洋淀、衡水湖等鳥類重要棲息地管理。
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。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,報告在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總體安排中明確,堅定不移推進綠色發展,厚植現代化建設鮮明底色。今后,河北將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,推進生態優先、節約集約、綠色低碳發展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
生態興則文明興。過去的五年,河北在治理污染、修復生態中加快營造良好人居環境,生態環境顯著改善。但我們也應認識到,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,也是一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的過程。
因此報告提出,未來五年,立足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定位,深入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,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,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,深化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,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,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,支持塞罕壩二次創業。
此外,報告還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,落實全面節約戰略,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,努力建設天藍、地綠、水秀的美麗河北。
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
國以安為寧,民以安為樂。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,是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。
報告提出,堅持底線思維,強化憂患意識,堅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,維護社會大局穩定。
今年,河北將統籌政治安全、經濟安全、社會安全、人民安全等,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。
當前,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,防控工作重心轉向“保健康、防重癥”??茖W精準做好疫情防控,河北將認真落實國家新階段疫情防控政策,積極推進分級分類診療,加快醫療救治資源擴容和藥品儲備。
防控關口前移,著力加強脆弱人群保護。報告提出,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健康服務,強化全人群免疫接種,加大對農村地區醫療資源支持力度,保障群眾就醫用藥,守護人民生命健康。
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,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,河北將緊盯房地產、金融、政府債務等重點領域,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。
報告提出,扎實做好保交樓、保民生、保穩定工作,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,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。穩妥化解金融、政府債務等領域風險,做好常態化風險隱患排查處置。
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,須臾不可放松。今年,河北將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,強化礦山、?;?、燃氣、建筑施工、道路交通、食品藥品等安全監管,一個領域一個領域排查隱患,一項一項抓好整改,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。
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處置保障能力,報告提出,做好防汛抗旱、森林草原防滅火等工作,推進國家華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。
按照《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應急管理行動方案(2023—2027年)》,河北將開展三大專項行動,實施16項重點工程,推進應急管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。今年的目標是,與“十三五”末相比,工礦商貿就業人員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10%以上,年均每百萬人口因自然災害死亡率<1,災害事故發生后受災人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時間達到12小時以內。
基礎實,百姓安。一域治,天下安。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,提升社會治理效能,報告從多個方面作出安排。
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,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隊伍建設,報告提出,完善基層治理平臺,強化網格化管理、精細化服務。
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,報告提出,暢通規范群眾訴求表達、利益協調、權益保障渠道,有效化解信訪積案。
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、法治河北,報告提出,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,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,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。
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,報告明確,今后五年,河北將堅定不移統籌發展和安全,筑牢現代化建設根基保障。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,鞏固發展安定和諧的良好局面。堅持科學立法、嚴格執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,扎實推進全面依法治省,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河北。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河北,堅決當好首都“護城河”。 (河北日報記者 常方圓)